本报讯(记者 梁亚伟)9月4日,婺城区蒋堂镇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内,随着电源接通,全国首台应用多能耦合技术的“智能光热生物堆肥箱pbmc(photothermal bio mix container)”正式启用。
该设备由金华本土企业——康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扬环境”)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创新采用生物能、光热能、机械能等多能耦合技术,实现了能耗大幅降低。
据了解,蒋堂镇垃圾资源化处理站于2020年5月建成投用,承担着周边8个村庄生活易腐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工作。自处理站建成以来,一直由康扬环境负责运维。“我们是一家科技型企业,专注于农牧渔业、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蒋堂镇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我们应用好氧发酵工艺,搭配公司专利的高效复配菌剂,达到快速堆肥效果。传统阳光房,易腐垃圾发酵时间需要60至90天,我们只需5至7天,能缩短时间10倍以上。”康扬环境总经理林海峻表示。
“科技长征”,永远在路上。针对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能效问题,由东京大学微生物博士丁林贤、宾夕法尼亚大学工学博士周阳辛领衔,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多名博士硕士担任技术骨干的康扬环境技术团队不断探索、孜孜以求,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蒋堂镇垃圾资源化处理站为例,目前该站每日消纳一吨左右易腐垃圾,原设备日均用电约150千瓦时,使用康扬“智能光热生物堆肥箱pbmc”后,日均用电将低于15千瓦时。仅此一项,每年可减少电费支出3万元。
记者了解到,康扬“智能光热生物堆肥箱pbmc”为一体化设计的装配式可移动箱体,不仅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还适应露天运行,能较好解决建设农村阳光堆肥房用地难、选址难、技术保障程度低等堵点问题。也就是说,使用该设备前期无需土建投入,只要拥有进出投料通道、十余平方米平整场地(用于摆放箱体),并配套6平方米三相电电源即可。因设备采用更加环保隔臭防腐箱体、配备静音高效的直连变频螺旋锥齿轮减速电机,且好氧发酵工艺全过程无废水、臭气排放,所以场地的选择也无需特意避开住宅区域。可以说,它的落地应用,标志着乡村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已进入节能降碳、高效便捷的新时代。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