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相对于浩瀚历史长河,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一个产业平台的发展来说,五年,既是“拔节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厚积薄发”的沉淀之旅。
2019年3月,飞扬智能制造平台破土而生,开创了婺城区省重大产业龙头项目的先河,也拉开了婺城汽摩配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引领工业经济乘势“飞扬”的大幕。
五年来,飞扬智能制造平台建设快马蹄疾,共引进签约项目19个,建成投产项目9个,产业投资超130亿元,成为婺城项目签约最多、落地建设最多的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飞扬”五年,乘风飞扬!
“飞扬”五年,又何以飞扬?
1
“链”上引育加快产业集聚
飞扬智能制造平台规划面积4.58平方公里,北面与婺城新城区中心区、临江工业园区相望,南面与新能源汽车小镇相接,区位优势明显。
步入园区,道路笔直开阔,现代厂房林立,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产业项目已落地成楼、集聚成片。和八月炙热的天气一样,这里处处是企业忙建设、赶生产的火热场景。在凯卓立全国总部及智能尾板产研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两栋钢结构厂房已初见雏形,扒灰机、泵车正在有序浇灌混凝土地面。
“等地面处理好,设备就可以进场安装了,项目预计10月底基本完工,争取年底投产,生产线开始全面运转。”项目负责人杨雨青说。该项目是婺城区“千项万亿”工程重点项目之一,一期投资建设产能20万套智能尾板生产线、凯卓立新总部办公基地、物流运输物联网装载服务平台。
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从签约、开工到投产在即,项目建设按下了快速键。杨雨青说,凯卓立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车载智能装卸装备产研配中心,之所以选择落户婺城,正是看中这里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可以整合生产、供需等环节,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左右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随着今飞智造摩轮、今飞新材料、万里扬智能制造、万里扬精密制造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飞扬智能制造平台磁吸效应日益突显。
今年6月,总投资8亿元的胜德科技厂房项目在飞扬智能制造平台正式开工,建设超7万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年交付40万台白车身整车总成零件及电池包壳体的供应保障能力,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
“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有利于节本增效,还有利于企业在人才链、技术链等诸方面形成发展闭环”。项目负责人张松坦言,落户“飞扬”,是企业和产业链的双向奔赴。
如火如荼的施工场景,成为婺城“项目提速提质年”的一道壮阔风景。“产业链条越长,产业的集聚效应越强,产业发展的潜力就会越高,链式布局的优势,就是激活‘聚变’效应。”婺城区副区长、婺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包纯正表示,飞扬智能制造平台是婺城锚定“港”“廊”“链”攻坚的主阵地,也是婺城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据悉,飞扬智能制造平台共有万里扬变速器零部件、今飞集团总部、银基汽车钥匙、瑞迪车业、雄飞摩托、奥通轮毂等10个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参与项目的各部门单位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300亿元,年税收超10亿元。此外,总投资约5亿元的飞扬商务广场项目计划于2026年1月竣工,作为飞扬智能制造平台仅有的商业用地,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企业服务、商务办公、旅馆、餐饮等综合服务,弥补平台综合服务的空白,为企业轻松入驻、安心生产消除后顾之忧。
2
“链”上培优释放发展动能
随着项目建设高歌猛进,飞扬智能制造平台正焕发蓬勃新动能。放眼“飞扬”,平台优势持续放大,产业集群成势,智能工厂、数字经济、科创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去年12月,宝琳科技年产25台套数字化铸造机及配件项目迎来全面投产。数字化生产车间里,智能设备高速运转,机械臂“左右开弓”,技术工人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器。经过一系列精密的组装流程和联机调试,一台台成套设备封装完毕。
宝琳科技是国内内燃机活塞铸造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在国内行业中占80%的份额,还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国际排名中位列第三。2023年,宝琳科技上榜“浙江创新能力500强”,并入选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
“我们的新厂房投用后,数字化改造真正实现了落地,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宝琳科技运营总监蒋晓斌欣喜地说,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突破了4500万元,销售订单同比增长21%。入驻“飞扬”的这半年,宝琳科技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浙江康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机械设备火力全开,工人们身着统一工作服,在作业线上紧张忙碌着。该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单向器、新能源汽车电机轴和锂电助力自行车,其中单向器是企业支柱产业,年产量600万套,生产规模在国内排名第二。
企业发展突飞猛进,折射的是政府服务的高效、走心。“要想让企业跑起来,政府部门就要先跑到前头,快人一拍才能占得先机。”婺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戴增贵告诉记者,区委区政府对飞扬智能制造平台高度重视,区领导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具体举措,为平台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区发改、经商、投促中心等部门也精准快速服务,加速推进平台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水平。
据悉,飞扬智能制造平台现有规上企业13家。截至2024年6月,平台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其中产业投资30亿元,基础配套设施5.5亿元。今年1-6月,平台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3.21亿元,同比增长50.18%,占全区133.05亿元的24.96%;完成工业投入5.74亿元,同比增长21.42%,占全区12.88亿元的44.57%。
按照规划,飞扬智能制造平台以“5g ”为产业形态,重点打造“一体四中心”,成为产城融合、“三生”共融的现代化特色平台。接下来,飞扬智能制造平台将集中力量加快落地建设浙江科盟、浙江润华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持续放大平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未来智造中心”加快落地成景。
记者手记
工业之于经济,是稳大盘的“压舱石”;智造之于制造,是比拼实力的“定盘星”。
“飞扬”的五年,引领着婺城制造业的蜕变,也加速了婺城打通产业链的痛点、堵点、难点,构建起企业集聚、项目集合、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创新集成的产业链生态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改革带来方向,带来信心,更带来发展。未来更多的五年,婺城势必持续在“链”上发力、向“智”而行,以产业链的蓬勃张力,智造业的澎湃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