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讯官网-至尊全讯大全官网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金华有位“宝藏老人” 用心传承诗词文化-全讯官网

2024-12-06 08:48:28  来源:   作者: 金华传媒记者 吴彰义

  每周六上午,不少热爱诗词的居民都会赶到婺城区城东街道八咏楼社区,听80岁的吴宝金上课。从2018年至今,吴宝金默默耕耘,通过一方讲台,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诗词,爱上传统文化。

  山寨村夫的浪漫情怀

  前不久,吴宝金又出了一本诗集——《一夫诗钞》。这是他的第四本个人诗集。从2017年到现在,他创作了四五千首诗词。

  吴宝金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研习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近年来,他接连推出《大堰河抒情》《燕尾洲头》《玄畅诗余》等诗集,有不少作品获奖。

  “我自小就对诗词、书画很感兴趣。”自称为“山寨村夫”的吴宝金说,除了退休前长期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工作,自己还有一段宝贵的经历,就是曾在农村务农十余年。在农村务农期间,吴宝金没有消极,没有虚度,他将农村生活视为生活积累与创作源泉,他大部分诗词作品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农村生活。

  “里陌躬耕过十千,沟塍憩息拣榆钱。偷闲作乐遂成趣,倥偬神聊也自然。”这是吴宝金务农时写的诗词之一。他说,诗词让生活变得富有诗意、乐趣,也让人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吴宝金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只要一有创作灵感,他便会用手机记录下来。“诗词充实了我的生活。”退休后,吴宝金的时间更多,投入诗词上的精力也更多,在文化圈的名气越来越大。

  办诗社圆居民诗词梦

  在八咏楼社区,说起吴宝金,不少人竖起大拇指,称他“吴老师”。

  吴宝金不仅自己喜欢诗词,而且积极传播诗词文化。退休后,他曾在老年大学教古诗词。“后来年纪大了,就希望在家门口与一帮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品诗词、写诗词。”2018年4月,他得知辖区有不少居民喜欢诗词,就想在家门口开办诗社,教大家写诗。

  缺乏场地,执着的吴宝金找到八咏楼社区,希望社区帮助解决问题。在社区的协调下,八咏诗社成立,吴宝金开始了家门口的教学生涯。

  “风雨无阻,每周给我们上课。”八咏诗社秘书长骆海华跟着吴宝金学了6年诗词,从不会写诗到现在信手拈来,她充满感激之情。她说,学了4年后,很多学员都会有感而发,大家尤其喜欢在节气、节日以及建党百年这样的重要日子,出诗词专辑,讴歌美好生活,为奋斗的中国喝彩。“生活因为诗词变得精彩。”

  “闹市街头小巷幽,窗前树上鸟儿悠,传承国学诗风好,一片冰心世代留。”这是居民申阿姨写的感谢吴宝金的诗,她说:“他让我们在社区里有了交流沟通的平台,喜欢诗词的人坐在一起,学习平仄、押韵,很有意思。”

  “我已经学了5年多时间,吴老师一分钱都不收。”市民朱景明喜欢诗词,参加诗社后找到了生活的新乐趣。她说,吴宝金每堂课都认真备课,撰写讲义,印发给每个学员,上课时对重要知识点反复讲解,传授到位,让学员弄通弄懂为止。“每次看到自己写的诗登在书上、公众号上,特别有成就感。”

  坚持教学多年,八咏诗社几次被授予“辞赋文学进社区示范单位”称号。

  以诗词宣传金华

  “我们的诗社与生活相连,与人民相亲。”吴宝金以诗词为载体,讴歌生活,宣传金华。

  今年10月中旬,吴宝金以八咏诗社名义,邀请全国近10多个省、22个城市的22名诗人,在婺城区开展文学创作采风活动。这些诗人参观了智者寺、双龙洞、冰壶洞、黄大仙祖宫以及万佛塔、文庙、侍王府、古子城等景点,回去后将在金华的旅程写成诗,让更多的人来金华,体验金华的文化。

  “此次交流,不仅是诗人之间的文化交流,还通过诗人的创作让更多人了解金华,宣传金华,让金华走向全国。”吴宝金说,这也是诗词文化的魅力所在。

  (金华传媒记者 吴彰义)

责任编辑:施川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