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是保障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也是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庄严承诺。2024年,婺城区紧扣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均衡优质共享,在教育、医疗、就业、城乡宜居、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实事上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努力向广大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目前,婺城区涉及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分解任务的30个事项均已完成年度目标。
1
医疗卫生
●完成重点人群免费结直肠癌筛查19086人
●为31472位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在公共场所新增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125台
●培训应急救护人员625名
●为574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
●市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
●城乡居民同质同标免费健康体检13.12万人
●重点人群心理健康宣教咨询受益1.32万人
短评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婺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医疗卫生服务“关键小事”,办好事关群众健康“民生大事”,通过为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开展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新增自动体外除颤仪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用心用情办好卫生健康民生实事,让群众的烦心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切实感受到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实惠,以为民服务的实效检验民生实事的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感和获得感。
2
教育助学
●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在家长常住地100%保障入学
●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为91.84%
●持证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为98.45%
●建成中小学“示范食堂”14家
●对全区131家学校进行全量约谈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短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婺城区着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机制,营造良好教育环境,通过完善入学政策、加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民办学校转公、深化集团化办学等举措,保障随迁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充分展现区委区政府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决心与行动力。同时,婺城以建设中小学“示范食堂”为契机,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
关爱儿童
●打造3家儿童友好医院
●新增托育机构5家
●新增1家婴幼儿成长驿站
●新增托位220个
●创建2家省级示范“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0-3岁儿童发育筛查率达90.59%
短评
幼有善育,民生所需。童趣十足的游乐场所、丰富多元的关爱活动……今年以来,婺城区聚焦“不便托”“不愿托”“不敢托”问题,抓发展、促规范,以儿童发展和民生需求为切口,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大力推动各地通过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多种方式建设托育机构,大力构建优质普惠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服务。一项项民生微实事的落地,不仅为儿童搭建起安全、关爱、平等的友好成长空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力量,也走出了一条有婺城特色、具示范效应的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路。
4
就业创业
●新增残疾人就业90人,指标完成率120%
●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发见习岗位330个
●培养持证数字高技能人才431人
短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婺城区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搭建零工市场平台和培育技能人才等多项举措持续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接下来,婺城区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深化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见效。同时,鼓励和支持新型就业形态的发展,为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5
城乡宜居
●新建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2个
●新改建城镇污水管网5公里
●新改建城市雨水管网4.3公里
●新改建城市供水管网1.1公里
●更新改造燃气老旧管道52.38公里
●完成6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打造儿童友好公园3个
●为全区14万栋农村自建房购买住户人身意外保险
●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4户
●完成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7公里
短评
一直以来,婺城区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精细”文章,聚焦民生需求,质效并举高标准推进,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运行领域隐患治理,压实城乡危旧房“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等,让建设成果造福广大市民,不断助力城市品质再上新台阶。当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美丽画卷逐步展现在眼前,清澈动听的水流声奏响了发展强音,也切实让民生实事筑就了群众幸福根基。
6
交通出行
●完成新建农村公路9.537公里
●新增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490个
短评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建好管好乡村公路,对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促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婺城区持续优化农村公路网络,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群众的便民路、致富路、幸福路、群众和政府的连心路,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加,公共充电桩已经成为群众出行的“刚需”,对此,婺城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群众便捷出行,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
文化体育
●修缮不可移动文物2处
短评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魂魄,保护好文物,保留好历史文化容不得半点犹疑。今年以来,婺城区文旅体局遵循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原则,完成栅川白沙庙修缮工程和上范红军标语抢险加固工程,在确保房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文物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文化遗产的高质量保护。
8
暖心服务
●实施户外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2024年改造提升服务站点8家,8家站点累计开展50人以上服务活动近70场次,服务职工2.85万余人次。
●实行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
短评
劳动者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婺城区聚焦环卫工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群体,持续加强和规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建设,深入推进服务站点建设工作,致力于将这些站点打造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思想港湾”、“暖心港湾”和“幸福港湾”。通过提供休息场所、饮水设施、充电设备等一系列贴心服务,不仅改善了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9
除险保安
●完成灌溉设施更新改造16座
●完成单村水站提升改造34座
短评
除险保安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项目推进中,婺城实施了系列水利惠民、利民、暖民工程,将“关键小事”办成“民生大事”。比如,针对部分灌溉设施存在灌溉功能不足、配套设施不齐、工程面貌不佳等问题,相关部门积极与时间赛跑,抢在夏季农灌高峰期前完成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更新改造16座,总投资525万元,有效保障全区4600余亩农田灌溉用水,受益超1.2万人。同时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工程信息化、智能化、产权化水平,持续推进示范工程创建,有效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切实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灌溉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田水利高质量发展。
10
食品安全
●改造提升食品小作坊22家
短评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以来,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传统特色食品产业,推动小作坊由“低小散”向“精特美”转型,对全区22家食品小作坊进行场所布局流程和设施设备改造,并在加工场所、库房等场所安装摄像头,在“浙食链”系统录入从采购、加工到销售等全环节的数据信息,构建起“源头可溯、过程可查、去向可追”的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政府有为、服务有效、群众有感的改造提升,必将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